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当前位置:首页>>队伍建设
姚丹丽:执奋斗之笔,绘就“检察蓝”初心画卷——全省检察机关优秀青年干部培训班学习心得
时间:2025-07-24  作者:  新闻来源:  【字号: | |



近期,为持续提升全省检察人员能力素质,省院举办全省检察机关优秀青年干部培训班。我院驻周口看守所检察室副主任、三级检察官助理姚丹丽参加本次培训,并被评为“优秀学员”。在本次学习中,其感触颇深,结合工作对学习成果进行了总结,现分享给大家——


骄阳似火,映照着学习的热情,蝉鸣声声,伴奏着思想的碰撞。感谢组织给予此次参加“优秀青年干部培训班”的机会,五天时间稍纵即逝,于我而言,这不仅是一次珍贵的学习充电机会,更是一次深刻的党性锤炼、能力锻造和使命升华之旅。培训班如一座精神熔炉,老师们以真理之光驱散迷雾,学员们用实践星火点燃信念。现将满载的收获汇报如下。


以“信仰之笔”蘸忠诚之墨

绘就政治灵魂的鲜亮底色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检察蓝”的信仰本色源于对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深学笃行,它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融入基因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理想信念是立党兴党之基,也是党员干部安身立命之本。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


在《提升年轻干部的“七种能力》讲座中,老师告诫我们,必须要筑牢理想信念之基,时刻牢记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既是砥砺前行的精神坐标,也是检验行动的根本标尺。


作为青年检察干部,我们要明辨方向,站稳立场。通过系统研读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特别是关于中国式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依法治国等重大战略部署,把握其核心要义、精神实质和实践要求,进而正确认识检察工作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全面依法治国的独特定位和时代使命。作为青年检察干部,我们要学深悟透,融会贯通。将政治要求与检察业务结合,在理解相关刑事司法政策时,不仅要掌握法律条文,更要领悟其在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中的政治意义。通过案例研讨、业务培训等,提升对复杂案件中政治逻辑的理解能力,避免机械执法。作为青年检察干部,我们要狠抓落实,务求实效。抓落实能力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青年干部应当具备的七种能力之一,至关重要。青年检察干部在办案中要敢于动真碰硬,敢于啃硬骨头,切实把政治效果、社会效果、法律效果统一起来,真正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面对纷繁复杂的司法实践,青年检察干部要将政治“三力”内化为日常办案的自觉遵守,时刻以党的旗帜为方向,确保检察工作始终在正确航道上破浪前行,只有将忠诚融入血脉,检察蓝才能在时代大潮中永不褪色。


以专业之笔蘸法治之墨

匀勒检察蓝担当的坚毅轮廓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法律素养是检察蓝的筋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注重培养干部的专业能力、专业精神,增强干部队伍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的能力。


在《锤炼新时代青年干部的法治思维与担当脊梁》专题讲座中,老师教导我们既要当真相的探寻者,又要当规则的精通者,既要当公正的守护者,又要当社会的洞察者,既要当人权的保障者,又要当压力的承担者,这也让我进一步认识到“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这一新时代检察履职基本价值追求的千钧分量。


作为青年检察干部,我们要筑牢根基。要系统学习法律知识,通过对《宪法》《刑法》《刑事诉讼法》等基础性法律进行深入、系统、反复的学习,深刻领悟法律条文背后的法治内涵。要深刻理解检察机关“四大检察”“十大业务”的内涵、外延和工作要求,熟练掌握各项检察业务办案流程。作为青年检察干部,我们要锤炼本领。通过《山高万仞,只登一步》专题学习,让我更加体会到善于从纷繁复杂的法律事实中深刻把握实质法律关系,在法律框架内实现政治效果、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的统一的重要性。要敢于监督、善于监督,对侦查活动、审判活动、刑罚执行活动中的违法行为依法提出纠正意见,维护司法公正。要提升与群众沟通的能力,在《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做好检察机关群众沟通工作》专题讲座中,老师教导我们要用群众能够听得懂的语言,把案件事实、法律依据、处理理由讲清楚、说明白。作为青年检察干部,我们要涵养精神。要坚守法治信仰,将对法律的敬畏、对公平正义的追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作为一切检察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秉持客观公正立场,既要指控犯罪,也要保障人权,维护各方合法权益。要恪守职业道德,做到忠诚、为民、担当、公正、廉洁。时刻保持高度的职业自律,抵制各种诱惑和干扰,确保清正廉洁,维护检察队伍形象。


青年干部必须将法律素养作为立身之本,以“求极值”的精神钻研业务,以“如我在诉”的情怀审慎处理每一起案件,让法治精神在检察蓝的笔触下化为可感触的正义实践。


以人民为笔蘸赤子之墨

晕染人民至上的温暖画卷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检察蓝最深沉的底色,终归于“人民”二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根本目的是保障人民权益。


通过聆听《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检察篇章》专题讲座,让我明白人民至上的价值观是习近平法治思想检察篇章的世界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习近平法治思想检察篇章的方法论。检察机关无论是开展信访工作法治化,以件件有回复落实司法温度,还是专设未成年人办案组织,做迷途少年重返正轨的引路人,亦或是成立巡回检察组,切实保障在押人员合法权益等,无一不体现了人民检察为人民这一根本遵循。在《落实精神,锻造队伍》专题讲座上,当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与焦裕禄精神相遇,我忽然懂得,作为青年检察干部,我们笔下的卷宗,从来都不是冰冷的工具,而是晕染时代温暖画卷的画笔,每一笔都该带着对人民的赤诚,每一抹都该印着对焦裕禄精神的传承。


作为青年检察干部,我们要学会放低姿态。“江海低,成其大,姿态低,成于心”。“人民之笔”从不是高高在上的“挥毫”,而是俯下身子的“倾听”,我们办的每一个案件、处理的每一次纠纷,都该先自问一句是否“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忧”。就像焦裕禄同志说的“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对我们而言,“逞英雄”不是追求惊天动地的业绩,而是把群众的“小事”当“大事”,让司法过程成为温暖人心的过程。作为青年检察干部,我们要保持赤诚之心。我们既要坚守法律底线,又要传递司法温情,不仅要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还要让他们感受到法律背后的人文关怀,就像焦裕禄同志在病床上还惦记着兰考的麦子,我们青年检察干部也该把对人民的赤诚,融入每一个案件的办理之中,让司法文书的字里行间都透着“为民”的温度。三要实干担当。作为新时代青年检察干部,我们或许不会像焦裕禄同志那样面对“三害”的严峻考验,但在守护司法公正时,同样需要“革命者的大无畏”,面对纷繁复杂的案件,要学会查清事实、辨明法理,面对群众的急难愁盼,要学会用司法服务解民忧、纾民怨,面对诱惑与考验,要学会守住廉洁司法的底线。


聚智赋能强筋骨,厉兵秣马启新程。此次“优秀青年干部培训班”的时间虽短,却让我对“国之大者”与“省之要者”的内在关联有了更透彻的把握,对检察事业守护公平正义的初心使命有了更深刻的体悟,对青年检察干部在时代浪潮中应有的责任担当有了更清晰的认知。在未来的检察工作中,我将立足河南法治建设实际,继续以信仰为笔、以专业为笔、以人民为笔,书写检察事业的新篇章,为法治阳光照亮中原大地的每一个角落贡献自己的力量。

(周口市人民检察院 姚丹丽)



案件信息公开网
周口检察微博群
周口检察微博 周口检察微博
周口检察微信 周口检察微信
【数字检察】太康检察:跨...
【数字检察】全市普通犯罪...
【数字检察】市检察院召开...
【数字检察】全省检察机关...
【数字检察】国家重点研发...
版权所有:周口市人民检察院
技术支持:正义网  工信部备案号:京ICP备10217144号-1
本网网页设计、图标、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摘编或建立镜像,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